在繁忙的医院里,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——他们主诉心脏不适,如胸闷、心悸、气短等,但经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,却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,这时,一个常被忽视却又至关重要的诊断——心脏神经官能症,便可能浮出水面。
心脏神经官能症,顾名思义,是一种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诉,但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功能性障碍,它多见于年轻女性,常伴随明显的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障碍,如何从呼吸治疗师的专业角度来理解和应对这一病症呢?
呼吸训练是关键,指导患者进行深而慢的呼吸练习,如腹式呼吸和正念呼吸,有助于缓解因紧张和焦虑引起的呼吸急促和胸闷感。氧气疗法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,改善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低氧状态。
更重要的是,心理干预不可或缺,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医患关系,通过认知行为疗法、心理疏导等方式,帮助其认识并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,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根本,鼓励患者参与放松训练和社交活动,以减轻心理压力,增强社会支持系统。
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器质性疾病,但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,作为呼吸治疗师,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呼吸功能,更要深入其心理世界,以综合的治疗策略,为患者拨开“心脏不适”的迷雾,重拾健康与安宁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