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呼吸治疗师的日常工作中,常会遇到因各种疾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,血小板减少症,即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(通常为每微升血液中血小板数少于150,000),不仅影响血液凝固功能,还可能因微血管血栓形成而引发呼吸系统问题,对于这类患者,我们能否通过呼吸治疗策略来缓解其症状呢?
答案是肯定的,但需谨慎行事。
调整氧气供给是关键,对于轻至中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,适当提高吸氧浓度可改善因缺氧引起的呼吸困难,需密切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,避免高浓度氧疗导致的氧中毒风险。
呼吸肌训练与物理治疗也至关重要,通过指导患者进行缓慢而深长的呼吸练习,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,减少因呼吸肌疲劳而加剧的呼吸困难,物理治疗如体位引流、胸部物理治疗等,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,促进痰液排出,减少因痰液堵塞引起的窒息风险。
心理支持与教育也不可忽视,血小板减少症常伴随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良好的心理支持能增强患者信心,提高治疗依从性,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知识,教会他们如何识别并应对可能的出血或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。
针对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呼吸治疗需综合考虑其病情、出血风险及心理状态,采取个体化、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,在专业呼吸治疗师的指导下,结合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及心理支持,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,提高其生活质量。
添加新评论